關注公司最新發(fā)展 了解行業(yè)最新動態(tài)
延安,在我印象中是陜北黃土高原地區(qū),氣候干旱,土壤貧瘠,植被稀少,同時,也是一座革命圣地,“紅色”大地。
2017年11月30日,結合十九大報告學習活動,在公司領導的組織下,我們華皖公司一行四十余人于11月30日晚乘坐K1041次列車踏上了延安之旅。由于崗位工作的關系,平時的工作大家分多聚少,獨自戰(zhàn)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。所以利用本次機會,在旅途過程中大家促膝長談,紙牌娛樂,歡聲笑語。于是在這一路車程中。大家在聊生活、談工作中很快就度過了。
第二天中午,我們順利到達西安,簡單午飯后,我們乘坐大巴歷時5個小時到達延安。途中也確有疲憊感及困意,但是沿途看到的景象還是讓我驚嘆,宏偉的黃土高原千溝萬壑,零星廢棄的窯洞,山上低矮的樹木以及山下錯落有致的民居。到達延安天色已黑,車輛在城區(qū)穿行,只見遠處燈火輝煌的寶塔山以及美麗的城市夜景。
第三天一早我們便出發(fā)到延安革命紀念館,紀念館前廣場正中巍然聳立毛澤東青銅像,當大家看到主席的塑像時,情不自禁駐足觀望,瞻仰偉大領袖毛澤東當年的威嚴尊榮,注視著幕墻上一幅幅驚天動地壯舉畫面。駐足停留片刻后,大家依次有序進館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館內大量珍貴的革命文物,再現(xiàn)了毛澤東、劉少奇、周恩來、朱德等領袖當年在延安的光輝事跡。此時此刻,大家完全被這革命斗爭史的紀念館所震撼、所吸引。經館內人員介紹,該館主要宣傳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間,黨中央在延安和陜甘寧邊區(qū)領導中國革命的光輝歷史。通過講解與觀看,我們真切的感受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不易與偉大,領會到延安精神的深刻內涵,進一步體會到公司組織我們來延安革命圣地學習的意義所在。
參觀完延安革命紀念館,我們還去參觀了棗園革命舊址以及南泥灣。棗園再現(xiàn)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生活的點滴,講述了毛主席在這樣艱苦的環(huán)境中指揮前方千軍萬馬作戰(zhàn)。1941年3月,八路軍三五九旅在旅長王震的率領下,在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產運動。南泥灣是延安精神的發(fā)源地,也是中國農墾事業(yè)的發(fā)源地。
在延安回西安的路上,公司資深顧問尤德勝老師針對這次公司領導帶領大家來延安的目的,結合十九大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在車上為我們做了一場“學習和貫徹十九大報告,繼承和發(fā)揚延安精神”輔導報告。尤老師結合中國革命史,從井岡山精神、長征精神講到延安精神,同時還緊密結合華皖人“我們從哪里來-不忘初心,我們到哪里去-牢記使命”為題,回答了華皖人的“昨天的業(yè)績顯著,今天的砥礪前行,明天的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”。趙總說:尤老師的學習輔導為延安之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。
延安,作為革命老區(qū)在新時代又煥發(fā)新的氣息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得到極大地改善,人民生活得到顯著提高。而新時代下的延安,也成為國人們一種精神的寄托,凝聚了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,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真實寫照。這同樣對我們新時代的華皖人教育意義深刻,鼓勵我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(fā)揚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斗精神,力爭創(chuàng)出更好的工作成績,為公司新發(fā)展發(fā)展每個人的聰明才智。